抗擊新冠疫情小記

抗擊新冠疫情小記
站在陽臺上,看著樓下空曠的馬路,馬路對面關著的店鋪,寂靜的店牌,從前人聲鼎沸的萬達現在就像睡著一般的寧靜。是這場突如其來的嚴重疫情,讓這一切都安靜下來。然而,沖在戰疫第一線的是那一批又一批的志愿紅、天使白,他們成了這個秋天最靚麗的顏色。
志愿者們的紅背心像太陽,像火光,像愛心……我站在陽臺上,看著那些在協助核酸檢測的志愿者們,他們正忍受著太陽的毒辣炙烤,他們汗流浹背,但是那紅背心依然是那樣紅,那樣耀眼奪目。他們一絲不茍地檢查著來往行人的健康碼,不厭其煩地詢問著:為什么出去?要去哪里?從哪里回來?他們認真地檢測每一個人的體溫,讓車輪駛過消毒毯,確保沒有人攜帶病毒出入。他們守好每個關卡,不讓病毒肆意傳播。那天做核酸檢測時,我清楚地看到一位穿著紅背心的志愿者阿姨,額前的劉海正滴著汗水。我的心不禁一顫,志愿紅,謝謝你們辛苦的付出!
做第二次核酸檢測時,那是在中午。我發現這些穿著防護服的醫護人員像一個個“大白”,他們有的頭上綁著冰袋,以此降溫解暑。我做完核酸檢測,正要往回走,看到休息區有幾個“大白”正在脫防護服,那情景讓我震驚。他們的衣服全濕了,像剛洗的一樣擠出了水。看,有個醫生剛脫下防護服,“嘩啦啦”,水竟然從褲腿里流出,地上馬上多了一灘水。那是辛苦的水,那是為民的水,更是我們感受不到的辛苦!我的鼻子一酸,眼眶紅了。我相信,有了這些天使白的守護,我們定能戰勝疫情,渡過難關的!
疫情,我們一起抗擊!我們每一個人就像一塊磚,團結一心,建立一個牢固的“抗疫長城”,共同抗疫!雖然我現在不能加入“志愿紅”的隊伍,也不能加入“天使白”的隊伍,但老師說過,我們在家做好網課學習,不串門,不聚集,做好自己的防護工作,就是節約醫護工作資源,就是對抗疫做出的最大貢獻。
站在陽臺上,向遠處眺望,一片片的志愿紅和天使白跳入我的視野。啊,那是這個秋天里最靚麗的顏色。加油,仙游!加油,莆田!
抗擊新冠疫情
在過去的2019年,我們對新年期盼已久。可當人
們喜氣洋洋,準備過年的時候。一場可怕的疫情在武
漢爆發,迅速蔓延。這也許是上天送給我們的新年“大
禮”,這份大禮讓我們嘗到了生離死別的痛苦。
新冠肺炎疫情的到來,使往年繁華、熱鬧的街市,
變得冷清,只有寥寥無幾的人。父母原本約了和親友
聚一聚,卻被酒店告知取消了。原本的走親訪友、逛
廟會等風俗活動,都因不可聚集而取消了。
新冠肺炎疫情的到來,讓很多人無法回家與親人
團聚。有的醫生護士本已踏上了回家的路程,但聽到
醫學界的號召,還是義無反顧地奔赴武漢。在非典時
期說:“把重癥病人送到我這里來”的鐘南山院士,他是
非典英雄。他今年已經84歲,已到耄耋之年可當他聽
說疫情爆發,也是義無反顧地奔赴武漢。他說過:“醫
院就是戰場,作為戰士,我們不沖上去誰上去。”73
歲的李蘭娟院士,是聽說疫情爆發后,首位建議武漢
封城的人。她是驅散疫情陰霾的溫暖之光。還有林佳
群、梁繼興醫生……等,她們都是這次疫情的英雄。
不只是白衣天使,還有那些志愿者、快遞員、建
筑工人、堅持給我們上網課的老師和保護我們的爸爸
媽媽,她們都依然堅守在自己的崗位,他們也是最美
逆行者。
之前,有一位記者采訪了一名醫護人員。記
者問:“當你面對病毒的時候害怕嗎?”“當然怕。”那個
醫護人員說。“怕為什么還要來?”“因為我是醫生,穿
上白大褂就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。”那個醫護人員回答
道。那個醫護人員的回答震驚到我,面對可怕的病毒,
她們將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,去幫助別的人脫離危險。
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斗,這是一次眾志成城的
馳援。與時間賽跑,奮勇前行。我堅信,武漢一定可
以戰勝疫情。武漢加油!中國加油!
新冠疫情_抗擊疫情
2020年,不平凡的一年,人們對2020寄托了美好的希望,卻因為一場“新型冠狀病毒”的到來打亂了人們原本平靜而安詳的生活。中華大地,正走過一個特別的冬天,正經歷一場嚴峻的考驗,正渡過一個特殊不平凡的春節。
據說,這場病毒最初是由于武漢的人民亂吃野味而傳播過來的,存在“人傳人”的危險。最初,人們不可避免的胡思亂想,但在這個不平凡的春節里,有許多放假回家的醫護人員不顧生命安危地沖到一線,放棄了和家人團聚的機會。他們難道就沒有被感染甚至是死亡的危險嗎?但他們不怕!他們一心為國家、為人民的安危考慮。我們在過年,他們卻在過關,在這病毒肆虐的踹踹不安里,他們一路上披荊斬棘,無所畏懼。大年三十,我們在吃年夜飯的同時,享受闔家團圓的歡樂時,但各個省的醫護人員義無反顧地來到武漢,為人民的安全而戰,他們是最美的逆行者。
八十三歲的鐘南山爺爺,本來可以避開病毒的危險,安度晚年,但是他在人民最需要他的時候,站了出來,就和十七年前SARS病毒爆發的時候一樣。十七年前,他曾堅定地說:“把病人都送到我這里來!”這斬釘截鐵的話語,帶給全世界無比的震撼。十七年來,這顆為人民服務的心,始終未改,為人民安全逆行的志向,始終不變。
國難當頭,中國人民眾志成城,擰成了一股有勁的麻繩,共同抗擊這可怕的病毒。在這場戰役中,我們看到了令人感動的一幕幕。許多社會人士將N95口罩扔在警察局門前,扭頭就走,不留姓名,只求為社會出自己的貢獻。與此同時,也有一些人的行為令人心寒。正當我們口罩難求之際,一些思想狹隘的人,利用“商機”,大發“國財”,口罩賣出了天價。
病毒無情,人有情。病毒不是無敵的,在一線工作的醫護人員們穿上了厚厚的工作服,進入到高溫室內研究,一研究就是幾天,不吃不喝。當記者問起他們:“你們不熱嗎?”,他們只是一笑,說:“出來了,就得換防護服,沒有那么多物資,我們舍不得出來。”
現如今,最嚴重的城市就是武漢了。武漢的網友發帖“我們的城市病了,等我們把它修好,你們再來參觀。”這寥寥數語,卻道出了武漢人民的心酸。武漢人民,請你們相信,我們定會和你并肩作戰,共抗病毒,我們沒有放棄你!
有史以來,我國經歷了多少次大考驗,最終都靠堅強的意志撐了下來。困難并不可怕,連醫生都沒有放棄治療病人,我們又有什么理由不一起抗擊疫情呢?只要全國人民心往一處想,勁往一處使,就沒有戰勝不了的災難。
“加油,中國”,“加油,武漢”。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,我們相信只要我們共同抗擊病毒,它自然會被我們打敗。隔離了病毒但隔離不了愛。
新冠疫情
“爆竹聲中一歲除,春風送暖入屠蘇。”2020年的春節本該是萬家燈火,家人團聚的日子。但是,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使一切都化為烏有。武漢封城,許多人逃離武漢。相反,無數不同領域的英雄卻逆行而上,奔赴到抗擊疫情第一線,為人們的生命安全筑起了第一道防線。除夕剛過,形勢陡然嚴峻,各種拜年團圓的聚會,都被建議取消。大年初二,我們家原本早已預定好在飯店進行親友聚餐,為了響應號召,也為了保護好自己和他人,我們在與飯店溝通取消未果之后,改成打包帶回家自行就餐。看著眼前的一桌子打包餐盒,我還覺得很有新鮮的感覺,大家也都喜滋滋的談天說地,我心里甚至在想,我們是不是小題大做了?浪費了這么多的一次性餐盒!
但是,隨著時間,疫情似乎變得急劇惡化。世衛組織的關注,增多的死亡病例,國外的確診病例,使全中國,全世界都開始關注這個新型病毒了。明星新聞突然跌出了熱搜榜。人們開始把它和17年前恐怖的sars冠狀病毒相提并論。人們對病毒的恐懼像火山一樣爆發,謠言也火上澆油,憑借著強大的互聯網和人們貪生怕死的心理,傳播的比病毒還快。街上的行人寥寥,而且全部戴上了口罩,消毒和防護用品千金難買。人力物力開始調動,小區門口多了許多全副武裝的工作人員,我們的出門活動已經變成了一種奢侈。
我的心態也開始變化。以前覺得在家睡懶覺就是天大的幸福,但現在覺得戶外才是真正的天堂,能夠在風中自由的奔跑,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啊。以前特別幻想假期能夠無限延長,但現在真心希望能早點開學,早些回到歡樂的教室,能和小伙伴們一起學習和玩耍。
開學延遲的通知出來了,老師們都忙了起來,幫忙指導我們在家學習、運動和生活。我很快學會了自己篩選網絡課程,自己制定每天的課表,領悟到了學習和運動勞逸相結合的真諦。
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發生著微妙的亦或是顯著的變化。以前的網購速度特別快,基本上兩三天就能收到,但是在疫情期間,可能要等一個月才能到,于是收快遞變成了最快樂的事。我學會了如何在網上篩選商家,如何選購才能更快的收到網購商品。以前去餐廳吃飯或者在家吃外賣是一件很容易很享受的事,但現在,只能在家自己吃飯,只不過你變成了外賣小哥。
每天看著新聞,看著那些飆升的數字,我不禁擔心。不過,好在有一線醫務人員。他們不畏艱險,披星戴月,直面病毒,使瘋狂的病毒得以逐漸平息。他們在嚴重缺乏防護物資的同時,仍然不顧個人安危,沖鋒陷陣。還有那些平凡的人,每個人都在盡自己的職責,在保證安全的同時,讓社會能夠正常運轉。當我終于收到了從武漢發出來的網購商品時,我突然間覺得曙光就在眼前
點評:作者的語言流暢,表達能力強,構思巧妙,情節豐富。表達了對抗疫勝利的決心,告訴我們不要給疫情添麻煩。
新冠疫情作文
自12月份武漢爆發疫情以來,今年的春節就釋放出了朦朧的壓迫感。我們處在十幾線城市,完全料想不到這個春節不出門,不上街,不串門,多日“宅”在家中的情景。在“今天天氣不錯,可以走出房間去客廳轉轉”的背后,理性告訴我,一切都應該繼續。小到我們的寒假學習,大到國家金融秩序,除了不出門,為國家減負,我們甚至可以為國家做出更多貢獻:讓一切繼續,讓我們一起逆行。截止1月28日,全國已有130支醫療隊到達武漢。各路救援人員奔赴武漢防疫戰場:當年抗擊非典的郭軍主任,84歲高齡的終南山院士。他們是骨血凝練的中流砥柱——哪怕不再年輕力強。湖南第二批請戰的抗疫醫療隊員,平均年齡34歲,其中最年輕的是年僅20歲的護士陳琳琳。他們也不是無所畏懼,只是想到這一職業,這份血脈,那幕未來,便忍不住熱血沸騰。
春晚上有一段對防疫前線的醫務人員的采訪,護士小姐姐笑著說,怕啊,可是一穿上這件衣服就什么都不怕了……
我從心底生發出對這一身中國人骨血的驕傲與感動——這正是我輩中人。
有人是冒著生命危險,沖在防疫的第一線,他們用自己的生命守護著大家,與病魔博弈。還有些人為了城市正常運轉,依舊奮斗在自己的工作崗位,“凡人之軀,比肩神明”,他們是城市英雄。而我們,保護好自己,就是對他們最大的支持。
河南緊挨著武漢,交通便捷又是人口大省。政策卻落實到了村里邊兒:村口坐鎮拿著紅纓槍,玩具槍的捂的嚴嚴實實的村民;明明村口牌樓寫著“歡迎您”,門口斷路的挖掘機生生的往“歡迎”前面加了個“不”字;街上的橫幅拉的到處都是“聚餐就是找死,拜年就是害人”……
這段時日以來,疫情多,謠言多,發災難財者有,然而赤子之心扶國者眾。這段時日以來,防護物資少,街上冷清,與親友見面也少。人情卻暖,人心卻重。在此我想與大家分享我的一些建議與希望。
1.勤洗手洗臉,堅決死守家門,為國家減負。盡量減少外出,出門也要做好防護措施。
2.不放松警惕,不存僥幸心理。前線捷報頻傳,我們大后方也要等警鈴徹底解除。
3.按部就班,規律生活。作為一個高中生,更應該穩住心態做好復習工作。
希望大家都能夠保護好自己與家人,與疫情逆行,為曙光而繼續前進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