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喝一半 一半的殘缺,一半的溫暖8篇精編

一半的殘缺,一半的溫暖
那一汪深邃的眼眸望向正在奔跑的孩子,眼神中流露出不屬于他的悲哀與無助,他是一個殘缺的孩子,生活使他失去了雙腿,把他從一個沐浴燦爛陽光的天使打入萬劫不復的地獄。他是千千萬萬殘疾人的代表,他們往往被人遺忘在灰暗的角落,美好并不屬于他們,他們獨自承受著別人的嫌棄,卻無可奈何。
我們所提倡的“讓生命充滿愛”,有對老師的愛,有對父母的愛,有對朋友的愛,可怎么沒有對待殘疾人的愛?是我們忽略了他們,是我們忘記了他們也有自己的情感,忘記了他們也會受傷。我們肆無忌憚地對他們投去鄙夷的目光,自顧自的把他們作為一個“人”的權利給剝奪,卻沒有想過,殘疾人也是偉大的,他們也會散發出自己的魅力!
海倫?凱勒是不幸的,上帝奪去了她的視力和聽力,也從此失去了說話的能力。但她的確是堅強的,她用她對生活的愛戰勝了病魔帶給她的痛苦,她沒有消沉。這一切的轉變也因為她的老師——莎莉雯老師。她耐心地教海倫?凱勒說話,即使很艱苦、困難,她也沒有放棄。老師對海倫?凱勒的愛,促使她長大后,組成海倫?凱勒基金會,幫助著有類似經歷的人們走出陰影。她是殘疾人,但她反過來去幫助與自己相同情況的人。一個殘疾人幫了一大幫殘疾人,我們健全的人難道只是冷眼觀看事不關己嗎?不是的,我們也應盡起自己的責任,去保護、關愛殘疾人。
在馬路上遇到的盲人、沿街乞討的殘疾人都是我們幫助的對象,他們失去了健全的身體,被冠上了“可憐”,他們不能獨立地生活,一切都需要我們的幫助。
殘疾人,只是殘缺了身體的某個部位,他們與我們一樣,是地球上的高等生物;他們與我們一樣,是世界的兒女,大家都是兄弟姐妹;他們與我們一樣,都擁有享受藍天、白云、大海、空氣、春天與享受被愛的權利!他們雖是殘疾人,被大多數人看不起的“異類”,但他們并不是我們一味認識中的懦弱,他們是偉大的,也是堅強的!作為一個健全人,盡自己可能地幫助他們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!
當那個男孩的眼神不再流露出悲哀,當燦爛的陽光籠罩著一切,當小男孩指著傷腿對我微笑,說:“上帝把我的右腿拿走了,我要告訴他,即使這樣,我也能走完全程。”然后我笑了,“生活給予你們不幸,但你們還是幸福的,你們有人疼、有人愛,你們感到了溫暖了嗎?”
各喝一半
各喝一半 浙江省桐鄉市 桐鄉市烏鎮植材小學四(2)班 沈怡紅 一天中午,我和妹妹在樓下拍皮球。我和妹妹越拍越高興。可是,拍了好久,我覺得有點口渴。于是,我對妹妹說:“我回到樓上去喝點水再下來和你拍皮球。”
說完,我快步跑到樓上倒水喝。我倒好水正要喝,妹妹也上來了。她拿起水瓶倒水,可是,水卻一點都沒有了。她懊喪地說:“唉,沒有水了,我卻渴死了。怎么辦?”我聽見了立刻停止喝水,把碗遞給妹妹,說:“不用著急,我這兒有水,給你喝吧!”妹妹笑著說:“我喝了你的水,你喝什么呀?”我想了想說:“那就大家喝一半吧!”妹妹說:“好!”我就又拿來一只杯子,往里倒了一半。然后,妹妹和我各拿一只杯子喝了起來。
這時,我想到等一會兒父母回來要喝水怎么辦。我還是去燒一鍋開水吧。
晨跑等文章中可以看到孩子們的心地非常好,有的寫實,有的想象,都非常生動有趣。 [推薦給朋友] [顯示打印]
各喝一半
各喝一半
星期三的下午,學校里舉行了一次踩高蹺比賽。看著操場上這么熱鬧,我也忍不住參加了比賽。比賽結束后,我全身無力,口非常渴。
我飛快的跑進教室,來到飲水機邊上,看見鐘楚越正在倒水喝,我也迫不及待地排在鐘楚越的后面,輪到我倒水了,只聽見“滴滴滴滴”的聲音,水就沒了,我目不轉睛的看著鐘楚越手中那滿滿的一杯水,看得我口水都流下來了。鐘楚越喝了一半,好像看透了我的心思,她說:“要不這樣吧!我們各喝一半”。說玩她把剩下的一半倒給我,我喝了一口,覺得不渴了。
我以后也要學習她幫助別人的精神。
一半明媚一半憂傷
提到江南,我就想到了水。瘦西湖,多么古樸而溫柔的名字啊!“欲把西湖比西子,淡妝濃抹總相宜”把她的美描繪到了古今稱絕的境界。她的水波總是如此瀲滟,她的笑容總是如此寧靜,比起“煙籠寒水月籠莎”又更勝一籌。她就如一位美麗的女子,輕舞曼妙在微風之中,頷首的一剎那,“如一朵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”。朦朧中她愈發旖旎,春水盈湖,搖曳疏影,頗有“暗香浮動月黃昏”的意韻。水波在蕩漾,微風在輕拂。柳絮在飄動,還有畫船……
《紅樓夢》中寫林黛玉時,“閑靜時如嬌花照水,行動時弱柳扶風,心較比干多一竅,病如西子勝三分”。
可見花離不開水,因此我想江南也應是花的溫房。而我個人又較偏愛荷花,“荷葉羅裙一色裁,芙蓉問臉兩邊開”。瞬間,我仿佛看到了滿塘的菱荷,密密地開成一片。在第一縷陽光還沒有“光顧”她們的時候,晶瑩的水珠滾動、停止、動蕩、滴入水中,濺起的水花兒又濺到了荷葉上。如此循環往復,真是“大珠小珠落玉盤”。荷,半低半昂,簾卷香風,“一段秋光淡”。有詩說:“清水出芙蓉,天然去雕飾”。她比天山的雪蓮更溫和,比曼陀羅更柔美,比熏衣草更端莊,比牡丹更自然……而且“出淤泥而不染,濯清蓮而不妖”更是它的真實寫照。興許沒有荷,江南便少了一種優雅,一種純真。
江南水鄉,一定少不了是油紙傘。撐一把紅傘,在小橋上駐足而立,這應該也是江南人欣賞自然的另一種方式吧!每到梅子雨落時節,街上的人都會撐上一把油紙傘,任由小雨串成珠簾,任由視線變得模糊,在街上自由行走,而女子則會款款而行。還記得白素貞與許仙是怎樣相遇的嗎?一把傘,造就了他們之間的美好愛情。這個流傳久遠的故事,就來自于江南的那個下雨天。
“莊生曉夢迷蝴蝶”,是的,江南的蝴蝶尤其美。比起其它地方的蝴蝶來,它們多了一種活潑、一種怡然。納蘭性德在《河傳》中寫道:“花枝,滿庭蝴蝶兒”。因此,蝴蝶與花兒不能分開,蝶戀花是否就是這樣來的呢?花需要蝶舞之美,蝶需要花香之溢。有一種花叫作蝴蝶花,顏色是紫色,小巧可愛,恰如一只蝴蝶,風吹花瓣,與蝶飛舞,神不像,但形像了。下雨天的蝶是最美的,因為“粉蝶沾濕,徒留一縷香魂”。
畫屏需擺在江南似乎才有韻味。“獨倚畫屏思往事,皆不是,空作相思字”。在古詩詞中,江南女子似乎總是愁緒萬千,思念就像是她們必經的階段,而畫屏,卻增添了一份美感,一絲高雅。圖畫伴著女子,又像一幅畫,像屏布一樣,純潔又不失天真,細膩的感情和畫屏相互交織,彎彎曲曲,充滿了古典氣息。
江南,明媚如春光,憂傷如秋風;明媚如風箏,憂傷如流水;明媚如笑靨,憂傷如落紅…… -
一半是冰山、一半是火焰。
每個人都是由兩部分構成的,一半是冰山、一半是火焰;一半是邪惡、一半是善良。
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,虛榮是每個正常人都會有的一種心理病,要說不同那就要看程度的深淺。有一種人:著裝是為了別人、成功是為了別人、功名是為了別人、就連生活也是建立在別人的目光中。這種人被稱作“櫥窗人”,難道他們從內心深處就甘愿做虛榮的傀儡把自己包裹的密不透風嗎?答案是:不是的!他們也渴望自由,渴望過自己的生活,只是現實囚禁了他們的自由心。
常常聽到這樣一句話:“你怎么這么自私!”自私,它的概念是什么?我不能說完全知道也不能說完全不知道。我只能說它是建立在個人欲望的基礎上。曾經看過一部電影叫《卑鄙的我》,影片中的主人公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自私家伙。有些人之所以自私,就是因為他們的占有欲比一般人要強,看到別人擁有而自己沒有的,自私心就會迫使他們去爭、去搶。倘若得不到,就想盡一切辦法去搞破壞。這種做法在智者看來是可笑的,更是可恥的。
還有一大人性弱點——貪婪。有句古話說得好:站的越高,想要看到的風景也就越多。我們的一生都是在無休止的打拼中度過的,隨之我們處于的社會地位也會不斷升高。當有一天,你一步步爬的越高的時候,你的野心也會隨之膨脹,你會發現自己變的越來越貪婪,從此一發不可收拾。其實處于社會中最應該保持的就是“靜心”無論身居何處,知足就好!
我個人覺得我們首先應該感恩的就是父母,因為是他們給予我們生命,沒有生命,一切便無從談起。接下來便是養育我們的祖國,感謝祖國讓我擁有一個完整的家;感謝祖國讓我的血管里流淌著中華名族的鮮血;感謝祖國讓我擁有一個身為中國人的自豪;感謝祖國給予我的一切優厚條件。身處這個世界,要感恩的人實在數不勝數,同學、老師、朋友……甚至是一個素不相識的過客。無論是誰,只要她曾經給予你幫助,都應該心存感恩。
熱情、通常似乎只針對那些大大咧咧、咋咋呼呼的人,相對那些溫文爾雅的人難道熱情不屬于他們嗎?其實不然。每個人都有熱情的權利與資本,它并非一件物品可以爭來搶去,它是一種無形的魅力,只要有心它便屬于你。看到班里轉來的新同學,你會主動上前問好;遇到外地來的人打聽路線,你會耐心地為他們指路;看到有人受傷,你會毫不猶豫的伸出援助之手。這些都是熱情的體現。不要把熱情想的太難,只要你留心身邊的人事,你會發現熱情就在你身邊。
愛,是世界上最神奇的力量,我想沒有任何一種東西可以與之媲美。
關于愛,我想沒有人能給出一個準確的定義,因為它無處不在。
所以說:人性并非絕對的,一半是冰山、一半是火焰。有善就有惡,有好就有壞。無論什么都存在一個對立面。那么我們要做的就是把冰山和火焰融合在一起,不要讓獨處的冰山過于寒冷,也不要讓獨處的火焰過于灼熱,這才是人性最完美的體現!
一半的學問
說到一半之道,我的奶奶還真是挺有學問的呢!(一)柴火堆半保平安大年三十,一家人都準備著年夜飯,忙得不亦樂乎。我也不能閑著,光等著吃飯吧!問問貼對聯的爸爸,“不用,不用,你玩去吧!”問問洗魚的媽媽,“去看電視吧,別來吵我!”真沒勁。我轉過身,看到火灶旁的柴火只堆了半滿,心想:這么少的柴火怎么夠呢?于是我去屋后抱了幾捆干柴草放進了火灶,把火灶堆得滿滿的。心想:奶奶一定會表揚我的,我越想越得意。“你在干什么,快搬走!”奶奶的大聲呵斥嚇了我一大跳,臉上的表情立刻晴轉陰了。“堆那么滿干嗎?窮灶火,富水缸,柴火堆半保平安。這么多柴火,失火了怎么辦?快搬走。”嘿,吃力還不討好。可奶奶說的也對,“窮灶火,富水缸,柴火堆半保平安。”(二)酒喝半杯身體好“奶奶,我給您倒滿。”剛倒了半杯,奶奶就用手托住了瓶頸。“平時少喝點,沒事,現在過年,您就多喝點,好不好?奢侈一下。”“你以為我那是舍不得?酒喝半杯剛剛好,既暖了身,又養了身子,卻沒有傷到內臟,所以這酒啊,只能喝半杯。王徐,不是什么都是滿的好。”不是什么都是滿的好。柴火堆半保平安,酒喝半杯身體好。這“一半”之道啊,不都是學問嗎?
一半是你
到了春天,鞋被一個念頭
打濕。一面面墻
淌了過來
于是,整個街
都是你安然端坐的姿勢
冰冰,給我一只會飛的船
越過城市。枝頭上
一些沒來得及融化的雪
不知道,一朵花
也是液態的
像空虛的手握緊了一處山野
我不能否認
自己會
偶爾下雨,偶爾盛開
望眼欲穿
此后,請允許水退回到泉眼
我僅能看到一只駱駝
花朵消失了
采水的人,死于非命
你向我說起花開無數的綠洲
如今,只有一個人
坐在針孔里
一場場雨水,繞開了他
她
看到花瓣,必然想到馬匹
一棵樹,栓不住
城中
所有的韁繩
現在,蹄聲消失在遠方
一個人,坐在自己的膝蓋上
數不盡的春天
桃花不開
盲點
我該怎么稱呼你們---
壓在石頭底下的草籽
鋪在身上的鐵軌
以及,衰退的關節
我又該怎么稱呼自己
春雨過后---
一棵草,毗鄰而居
任何一列火車的到來
都會引起一場小小的地震
遺言
許多個懸在梁上的夜晚
擰成一股繩子
從晚唐的衰敗垂下來
你穿烏衣,出現在巷口
一封信,遲來了好幾個朝代
我渴望讀到一個人
坐在堂前
而燕子正從春天一路趕來
隨時準備經過
尋常百姓家的門外
葉子,或者年關
如果,迷失了一片森林
我不關心目的地
整個街道
都是手捧羅盤的人
一棵樹,把自己壓縮在
一圈圈的年輪中
高舉著一竄爆竹
那么,我就是一場煙火
落在地面上的傾訴
一些結成了雨水
一些結成了臺階上的蘚類